下面3条指令执行后,CPU几次修改IP?都是在什么时候?最后修改IP中的值是多少?
mov ax,bx
sub ax,ax
jmp ax
CPU4次修改IP
第一次:执行完 mov ax,bx 后
第二次:执行完 sub ax,ax 后
第三次:CPU将 jmp ax 的机器指令送人到指令缓冲器后,IP的值为 IP + 指令的字节长度
第四次:执行完 jmp ax 指令后,IP的值被修改
最后(执行到最下面的那条指令),IP中的值是0...
[2013-09-21 21:15] 汇编语言-检测点2.3
阅读全文 |
评论次数(0) |
浏览次数(283) |
所属类型(汇编作业)
[2013-09-21 21:00] 汇编语言-检测点2.2
(1)给定段地址为0001H,仅通过变化偏移地址寻址,CPU的寻址范围为 00010H 到 1000FH
(2)有一段数据存放在内存20000H单元中,现给定段地址SA,若想用偏移地址寻到此单元。则SA应满足的条件是:最小为 1001H, 最大为 2000H
物理地址 = 段地址*16 + 偏移地址
在物理地址不变的条件下,偏移地址越大,段地址越小
当偏移地址为FFFFH时,段地址*16 = 10001H,显然这个等式是无法求出整数的,所以将 段地址*16 的值适当放大,直到到 段地址*16 = 10010H时,此时得到了整数的段地址,即 段地址 = 1001H
...
(2)有一段数据存放在内存20000H单元中,现给定段地址SA,若想用偏移地址寻到此单元。则SA应满足的条件是:最小为 1001H, 最大为 2000H
物理地址 = 段地址*16 + 偏移地址
在物理地址不变的条件下,偏移地址越大,段地址越小
当偏移地址为FFFFH时,段地址*16 = 10001H,显然这个等式是无法求出整数的,所以将 段地址*16 的值适当放大,直到到 段地址*16 = 10010H时,此时得到了整数的段地址,即 段地址 = 1001H
...
阅读全文 |
评论次数(0) |
浏览次数(260) |
所属类型(汇编作业)
[2013-09-21 20:37] 汇编语言-检测点2.1
(1)写出每条汇编指令执行后相关寄存器中的值
mov ax,62627 AX = F4A3H
mov ah,31H AX = 32A3H
mov al,23H AX = 3123H
add ax,ax AX = 6246H
mov bx,826CH BX = 826CH
mov cx,ax CX = 6246H
mov ax,bx AX = 826CH
add ax,bx AX = 04D8H
mov al,bh AX = 0482H
mov ah,bl AX = 6...
mov ax,62627 AX = F4A3H
mov ah,31H AX = 32A3H
mov al,23H AX = 3123H
add ax,ax AX = 6246H
mov bx,826CH BX = 826CH
mov cx,ax CX = 6246H
mov ax,bx AX = 826CH
add ax,bx AX = 04D8H
mov al,bh AX = 0482H
mov ah,bl AX = 6...
阅读全文 |
评论次数(1) |
浏览次数(318) |
所属类型(汇编作业)
[2013-09-21 20:08] 汇编语言-检测点1.1
(1)1个CPU的寻址能力为8KB,那么它的地址总线宽度为__
8 = 2^3
1KB = 2^10
地址总线宽度为:log(2^3*2^10) = log(2^13) = 13
(log默认底数为2)
(2)1KB的存储器有 1024 个储存单元?存储单元的编号从 0 到 0123
(3)1KB的存储器可以存储 8*1024 个bit,1024 个byte
(4)1GB、1MB、1KB分别是 2^30, 2^20, 2^10
(5)8080、8088、80286、80386的地址总线宽度分别为16根、20根、24根、32根,则它们的寻址能力分别为 64(KB)、1...
8 = 2^3
1KB = 2^10
地址总线宽度为:log(2^3*2^10) = log(2^13) = 13
(log默认底数为2)
(2)1KB的存储器有 1024 个储存单元?存储单元的编号从 0 到 0123
(3)1KB的存储器可以存储 8*1024 个bit,1024 个byte
(4)1GB、1MB、1KB分别是 2^30, 2^20, 2^10
(5)8080、8088、80286、80386的地址总线宽度分别为16根、20根、24根、32根,则它们的寻址能力分别为 64(KB)、1...
阅读全文 |
评论次数(0) |
浏览次数(262) |
所属类型(汇编作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