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【...】”表示一个内存单元,“【...】”中的0表示内存单元的偏移地址。
如何吧一个数据送入寄存器呢?我们以前用类似“mov ax,1”这样的指令来完成,从理论上讲,我们可以用相似的方式: mov ds,1000H来将1000H送入ds。可是,现实并非如此,8086CPU不支持将数据直接送入段寄存器的操作,ds是一个段寄存器,所以mov ds,1000H这条指令是非法的。那么如何将1000H送入ds呢?只好用一个寄存器来进行中转,即先将1000H送入一个一般的寄存器,如bx,再将bx中的内容送入ds。...
[2010-05-30 22:24] 3.2 DS和[address]
阅读全文 |
评论次数(0) |
浏览次数(422) |
所属类型(学习笔记)
[2010-05-30 22:14] 3.1 内存中字的存储
我们提出字单元的概念:字单元,即存放一个字型数据(16位)的内存单元,由两个地址连续的内存单元组成。高地址内存单元中存放字型数据的高位字节,低地址内存单元中存放字型数据的低位字节。...
阅读全文 |
评论次数(0) |
浏览次数(432) |
所属类型(学习笔记)
[2010-05-30 00:30] 2.11 修改CS、IP的指令
同时修改CS、IP的内容,可用形如“jmp段地址:偏移地址”的指令完成。
“jmp 段地址:偏移地址”指令的功能为:用指令中给出的段地址修改CS,偏移地址修改IP。
若想仅仅修改IP的内容,可用形如“jmp 某一合法寄存器”的指令完成。
jmp ax,在含义上好似:jmp IP,ax。...
“jmp 段地址:偏移地址”指令的功能为:用指令中给出的段地址修改CS,偏移地址修改IP。
若想仅仅修改IP的内容,可用形如“jmp 某一合法寄存器”的指令完成。
jmp ax,在含义上好似:jmp IP,ax。...
阅读全文 |
评论次数(0) |
浏览次数(391) |
所属类型(学习笔记)
[2010-05-30 00:21] 2.10 cs和ip
在8086CPU加电启动或复位后CS和IP被设置为CS=FFFFH,IP=0000H,即在8086PC机刚启动时,CPU从内存FFFF0H单元中读取指令执行,FFFF0H单元中的指令是8086PC机开机后执行的第一条指令。...
阅读全文 |
评论次数(0) |
浏览次数(418) |
所属类型(学习笔记)
[2010-05-29 23:16] 2.7 “段地址*16+偏移地址=物理地址”的本质含义
“段地址*16+偏移地址=物理地址”的本质含义是:CPU在访问内存时,用一个基础地址(段地址*16)和一个相对于基础地址的偏移地址相加,给出内存单元的物理地址。
更一般地说,8086CPU的这种寻址功能是“基础地址+偏移地址=物理地址”寻址模式的一种具体实现方案。...
更一般地说,8086CPU的这种寻址功能是“基础地址+偏移地址=物理地址”寻址模式的一种具体实现方案。...
阅读全文 |
评论次数(2) |
浏览次数(448) |
所属类型(学习笔记)
[2010-05-29 22:16] 2.6 8086CPU给出物理地址的方法
当8086CPU要读写内存时:
(1)CPU中的相关部件提供两个16位的地址,一个称为段地址,另一个称为偏移地址;
(2)段地址和偏移地址通过内部总线送入一个称为地址加法器的部件;
(3)地址加法器将两个16位地址合为一个20位的物理地址;
(4)地址加法器通过内部总线将20位物理地址送入输入输出控制电路;
(5)输入输出控制电路将20位物理地址送上地址总线;
(6)20位物理地址被地址总线传送到存储器。
地址加法器采用:物理地址=段地址*16+偏移地址的方法用段地址和偏移地址合成物理地址。...
(1)CPU中的相关部件提供两个16位的地址,一个称为段地址,另一个称为偏移地址;
(2)段地址和偏移地址通过内部总线送入一个称为地址加法器的部件;
(3)地址加法器将两个16位地址合为一个20位的物理地址;
(4)地址加法器通过内部总线将20位物理地址送入输入输出控制电路;
(5)输入输出控制电路将20位物理地址送上地址总线;
(6)20位物理地址被地址总线传送到存储器。
地址加法器采用:物理地址=段地址*16+偏移地址的方法用段地址和偏移地址合成物理地址。...
阅读全文 |
评论次数(0) |
浏览次数(382) |
所属类型(学习笔记)
[2010-05-29 21:05] 2.5 16位结构的CPU
16位结构描述了一个CPU具有下面几个方面的结构特性。
1.运算器一次最多可以处理16位的数据;
2.寄存器的最大带宽为16位;
3.寄存器和运算器之间的通路为16位。...
1.运算器一次最多可以处理16位的数据;
2.寄存器的最大带宽为16位;
3.寄存器和运算器之间的通路为16位。...
阅读全文 |
评论次数(0) |
浏览次数(381) |
所属类型(学习笔记)
页码数(1):
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