汇编网首页登录博客注册
cat442的学习博客
博客首页博客互动【做检测题】论坛求助

我的博客

个人首页 |  我的文章 |  我的相册 |  我的好友 |  最新访客 |  文章收藏 |  论坛提问 |  友情链接 |  给我留言  
图片载入中
  •  征服,从自我开始——
  • 『姓名』:CAT
  • 『性别』:男『发送消息
  • 个人说明:三十岁前的生活状态:痴人般的梦境,愚人似的执著,傻子享的幸福。
    三十岁时划界建制,自新图强。
  • 详细信息『加为好友』
学习动态
好友圈
文章收藏
友情链接

[2008-04-11 09:10] 聃 沈 冉 还能扯上关系

不知道这三个字有什么关系,认识‘聃’字是因为老子,至于沈 冉是姓氏。谁知道还是有点关系的。

  沈(Shěn 瀋)姓源出有六:
引自http://zy7340.blog.163.com/blog/static/4690934320079721838365/
    1、出自姬姓,为周文王第十个儿子季载之后,以国名为姓。据《新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、《元和姓纂》等有关资料所载,沈氏出自姬姓,是黄帝的后裔。沈本是上古国名,最早是夏禹子孙的封国。周初时,武王死后,由年幼的成王即位,周公旦(文王第4子)摄政。三监不服,与武庚(商纣王之子)勾结,联合东方夷族反叛,后被周公旦所灭。季载(文王第10子...
阅读全文 | 评论次数(1) | 浏览次数(759) | 所属类型(咬文嚼字)

[2008-03-30 10:22] 清明是春分后十五天

春分和秋分一样是一年中昼夜时间相等的一天。
春分和秋分是’中国制造‘。...
阅读全文 | 评论次数(2) | 浏览次数(471) | 所属类型(咬文嚼字)

[2008-03-30 10:18] 二十四節氣概述

点击查看原图
::: 二十四節氣概述
  「種田無定例,全靠著節氣。」我國民間自古普遍流傳這句俗語,至今未改,可見節氣受到一般農民重視的程度,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曆法家所獨創,用來指示1年中氣候寒暑變化的週期,以補救以前使用陰曆日期,無法配合季節變化的缺點,古代農民由長期的生活經驗中得知,農業與季節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,因此他們只要看一下當時是處於那個節氣,便可瞭解此段時期的氣候狀態,適時的進行農事,以免氣候產物與季候變化脫節而影響收成,因此節氣對農業社會的人而言,它與春耕、夏耘、秋收、冬藏等農事息息相關,同時亦是生活起居不可或缺的準則。

一﹑二十四節氣的制訂

  古代人們注意到1年4季中,在不...
阅读全文 | 评论次数(0) | 浏览次数(476) | 所属类型(咬文嚼字)

[2008-03-30 10:03] 【转】-- 清明节

点击查看原图
  祭祀踏青两相宜

  【来历】清明节是传统节日中少有的依阳历而确定的节日,固定在公历每年的4月5日前后。清明节举行的扫墓、踏青等习俗主要来源于古代的寒食节和上巳节。

  【内涵】这两年,每到清明节,黄帝陵、轩辕庙、炎帝陵都要举行大型公祭,海内外华人从祭祀的仪式中体会到血浓于水的同胞亲情。祭祀先人一直是中华民族民俗生活中的一件大事,清明时节,上坟祭扫先人显示了“慎终追远”的传统,大批旅居海外的华人、港澳台同胞也纷纷赶回故土,祭奠祖灵。清明时节春光最好,适合人们到郊外亲近自然,拥抱春天。我国的许多地方在清明还有植树的习惯。

  清明节,又叫踏青节,按阳历来说,它是在每年的4月4...
阅读全文 | 评论次数(1) | 浏览次数(517) | 所属类型(咬文嚼字)

[2007-12-26 17:17] 沁园春《长沙》中为何会错一个字?

点击查看原图
又一次读到沁园春《长沙》,发现一个字和记忆中有点出入,有些疑惑,翻阅了一些资料终于找到了原文。原来现今好多地方把“万类”错写为“万物”了,我查找资料过程中发现网上多处出现了这种错误。对于为何出现这种改变,我很是不理解。这样“改变”原著,在我看来是错误,是对原著的大大不尊重;是对作者的不尊重。
对于已经广为流传的又有实据可查的诗词,一定要保持它的原样,不能任意改动,要保持原著的权威。这不仅是出于对作者的尊重,也是对治学严谨作风的追求,更是文学工作者对自己从事工作的尊重。

深究一下,这其中错得并不仅仅是一个字。在此我呼吁认识到此中问题的人们一起努力,改变之前的错误,并且避免这种错误再出现。...
阅读全文 | 评论次数(4) | 浏览次数(1276) | 所属类型(咬文嚼字)

[2007-11-09 14:10] 第十章 检测题

某程序中定义了如下数据:
data segment
db "Hello"
db 'world'
db "!"
db 'W','elcome'
db "to","masm!"
db "Bye",'b','ye!'
dw 0,1,2,3,4,5,6,7,8,9,0ah,0bh,0ch,0dh,0eh,0fh
dd 16 dup (0)
data ends
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。
1、该程序加载后其中的字符数据和数字数据在内存中都是以ASCII码的形式存放的。
2、该程序加载后这组数据在内存中所占用实际空间是90HB。
3、该数据段定义可放在该程序中end伪指令之...
阅读全文 | 评论次数(1) | 浏览次数(522) | 所属类型(咬文嚼字)

[2007-11-03 14:26] 读书——得一个字一个字的读。

"cf和of所表示的进位和溢出,是分别对无符号数和有符号数运算而言,他们之间没有任何联系" 

这句话太精炼了,初一看还有点误解。考虑再三,我这样理解:
0 cf和of 表示进位和溢出  
1 “进位和溢出,是分别对无符号数和有符号数运算而言 ”。即有符号数运算有进位和溢出,无符号数运算也有进位和溢出。
2  "他们“指”谁们"?

a  cf和of 两者之间没有任何联系,
b  进位和溢出没有任何联系,
c  有符号数运算和无符号数运算两者没有任何联系?
从句子上看我晕了,是a,还是b,又或是c呢?仔细一推敲我觉得不是a,也不是b,又不是c 而是abc三个。呵呵,原来是...
阅读全文 | 评论次数(1) | 浏览次数(473) | 所属类型(咬文嚼字)

[2007-10-27 20:46] 佛祖也困惑

“衣钵乃争端之物,至汝止传。" 

传下来的是什么,因何要传?
停止传的又是什么,因何要止?
既是争端为何要传?
已是争端之物,如何不传?...
阅读全文 | 评论次数(3) | 浏览次数(608) | 所属类型(咬文嚼字)

[2007-10-25 17:19] 读六祖的故事引发的思考

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。”语出何处?查阅了不少资料,终于找到了这个“典故”。

六祖俗姓卢,名惠能,原籍河北范阳(今北京郊区)人。惠能之父原有官职,后被降于新州(今广东新兴县),永作新州百姓。其母李氏,本地人,唐贞观十二年(公元638年)二月初八生惠能。惠能三岁丧父,母亲孤遗,家境贫寒,长大后靠砍柴供养其母。一日惠能卖柴于市,听一客诵经,惠能一听即能领悟,于是问所诵何经?客曰:金刚经。惠能又问经从何得来?客曰:得于黄梅寺弘忍大师。惠能归家告其母,矢志出家,几经周折,母从其志。惠能安置母亲后,于龙朔二年(公元662年)直达湖北黄梅寺,拜弘忍和尚为师。弘忍略问其意,便...
阅读全文 | 评论次数(8) | 浏览次数(539) | 所属类型(咬文嚼字)

[2007-10-12 21:17] 汉字多音何来?

中学时,学习语文每每遇到多音字总会有些疑惑,同一个字为何会有多种读音?又是谁规定的这些读音?尽管疑惑多时但是竟没有向任何一位语文老师问及此事。哎!
后来学习古文又遇到了“通假字”,这回乐子来了,大胆的认为是古人的错别字,嘿嘿。不过,照理说那些大诗人,必定是才高八斗,怎会在那些精致的作品中出现错别字呢?这种认识显然欠妥。
那么汉字的读音到底是咋来的呢?探究这个问题似乎很复杂,不是语言学家,想搞严谨谈何容易呢。不过无妨,不知道有想知道那就大胆推测喽。
首先汉字的读音是汉字的声音表达,那必先有汉字(为了简单点避开文字起源,就从汉字说起)。既然有了读音,也就是承认了语言存在,而且已经到了比较高级...
阅读全文 | 评论次数(2) | 浏览次数(517) | 所属类型(咬文嚼字)
页码数(1):  1